3月23日,由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主办、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承办的第一期“生成式AI与中小学教学全流程实操研修班”在我校附属中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3个省,38个县市区的近800名大中小学各科骨干教师、部分分管教学的校长参加了研修。


开班仪式上,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汤保梅致辞,她对各位专家和老师的积极参与表示欢迎和感谢。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校长程晓林代表承办方致辞,介绍了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本次研修班授课首席专家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教授,他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Deepseek、Kimi、讯飞星火等国产大语言模型,围绕教师备课的核心业务流程,用手机、电脑在研修班上,做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高效备课》讲座。焦教授运用其团队开发的“贴了秀”网络平台,用在线“小纸条”互动形式,鼓励教师们自由表达观点,即时分享体验感悟与心得。这种融合了学习与实践的学习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参与者的体验。
洛阳市涧西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孙少辉作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典型案例赏析与演示》的讲座,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做了不同场景下的深入讲解。对教师如何结合生成式AI工具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探讨这些方法如何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河南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红顺为研修班做报告中学高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中国教师报特聘课改专家,河南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红顺为研修班做了《生成性 AI 助力大单元教学及 AI 背景下的新教学常规》的报告。王院长指出在课堂迭代、教学方式迭代、教学评价迭代的教育4.0时代,必须要形成与新教育配套的新的教育教学常规,并向中小学校长推荐了教育教学的“新六大技能”,为中小学校的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了方向性的积极探索。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的同学们表演舞蹈《黎明之前》为期一天的研修简捷高效,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的方式,让参加研修的老师直接感受到新技术、新理念在助力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效益。研修班结束后,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还为参加研修的老师发放了结业证书。
主办单位简介: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成立于1994年成1月,自成立以来,协会不断研究民办教育规律,推进民办教育创新改革,发挥了在政府和民办学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推动提高河南省民办教育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河南省民办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先后获得了河南省民政厅授予的省级4A级社团组织。2016年荣获河南省民政厅首次评选的“全省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授予“2024年度先进工作集体”荣誉称号(全国仅表彰两个省级民办教育协会)。在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下,教育工作者如何适应、如何改变、如何重塑和应用人工智能,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也做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本次研修班的开办就是这些思考和探索的一次尝试。
承办单位简介: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创办于1997年,学校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的学生”为核心目标,努力实现“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学校”的办学愿景,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用三年的特色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现有在校生3100余人,教职工260余人,是一所教师队伍优良、教育设施先进、育人环境优美的普通高中。近年来,学校强抓教育教学管理,强化内涵建设,强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荣获“全国影视教育研究实验学校”“全国平安校园创建示范单位”“河南省首批民办中小学特色示范校”“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范学校”等荣誉称号。